个人介绍
- 中文名:费德里科·费里尼
- 别名:不详
- 性别:男
- 身高:不详
- 体重:不详
- 地区:意大利
- 星座:摩羯座
- 血型:A型
- 生日:1920-01-20
- 出生地:[db:出生地]
- 职业:演员
- 毕业院校:不详
- 代表作品:卡比利亚之夜,大路,阿玛柯德,甜蜜的生活,浪荡儿
详情信息
费德里科·费里尼1920年1月20日出生于意大利北方里米尼海港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小时候的费里尼就对马戏团及小丑情有独衷,还因为此在7岁到12岁之间偷偷溜出去流浪了几天这个小时候的向往最终贯穿了费里尼一生的电影,无论是他早期的扬名立万之作《大路》,还是他大众普及率最高的《八部半》,马戏团那盯盯当当的音乐总是或强或弱。 费里尼于1939年成了一名广播剧和电影编剧。1945年费里尼辅助罗西里尼导演了《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它一面世就成了新现实主义的扛鼎之作,被罗西里尼信任和器重的费里尼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新现实主义的得力干将。在1950年之前,费里尼基本上是以编剧和副导的身份出现。这段生涯为费里尼涉足导演提供了充分的练手机会,同时他独有的创作理念也正在逐渐形成。1950年费里尼与别人合作导演了《卖艺春秋》,他的妻子玛茜娜主演。这部处女作奠定了费里尼电影的几个基本特征,一是马戏团情结,本片讲的就是在意大利城乡流浪的命运凄惨的杂耍艺人,二是片场的马戏团化。第二年,《白酋长》问世,1953年的《浪荡儿》是费里尼第一部引起国际瞩目的电影,它最终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 1954年,《道路》公映,这是费里尼早期最重要的一部电影。流浪艺人藏巴诺买下了弱智姑娘杰尔索米娜,杰尔索米娜又遇到了一个走钢丝绰号“疯子”的艺人,然后三人的命运改变了,最后藏巴诺杀了“疯子”,杰尔索米娜常唱的歌倒是马戏团唱着,可是她本人却列死了,孑然一身的藏巴诺在黑夜的指引下来到海边,对着大海莫名地哭泣。这部电影成了费里尼电影生涯中最赚人眼泪的一部作品。《道路》使费里尼名声大噪,也是他自立门户的起点。1955年的《骗子》,费里尼继续描摹着颓靡,一个平庸的骗子奥古斯都在费里尼的镜头下充满着悲凉。1957年的《卡比利亚之夜》是费里尼的第二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部电影或者可以说是费里尼与新现实主义完全分道扬镳的作品,电影大理论家巴赞曾有这样一篇文章《卡比利亚之夜——新现实主义历程的终结》,专门对此论述。 在1960年的《甜蜜的生活》中,费里尼与“真实”的告别更是斩钉截铁,记者马塞每天钻在罗马上流社会找新闻,历尽了其中的骄奢淫逸的生活。宗教极热分子,肉欲蓬勃的明星,无所不用其极的狗仔队……电影在现这产眼乱缭乱的幻想中轻快游走,肆无忌惮地画出一个世界整体随落的全景。这部光怪陆离的电影一公映,就引起了阵轩然大波,教皇气得拍了桌子,梵蒂冈教廷专门发起一场运动来抵制这部“图谋不轨”的电影,而意大利的上流社会因片子对他们剥皮剔骨地揭露而怒火中烧,左派也因费里尼远离社会底层而颇有微辞。 两年后,费里尼和德·西卡、维斯康蒂联合执导了《三艳嬉春》,三个导演分别执导了一个短片,关于女人的一次生动的比喻。 1963年的《八部半》以一个灵感枯竭的导演基多为主人公,他在筹拍他的第九部电影时的经历,回忆、幻想、梦臆以及现实穿插。在这部电影中,费里尼对梦的表现可以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相媲美,片中共有的11个梦成了电影学院研究的范本。开头从紧闭的车中爬出,飞向天空,后来又有根绳子把他扯了下来,以及他被一大群女人围着给洗澡的镜头,都可以称为神来之笔。《八部半》为其后的心理片确立了一个经典范式。而该片在摄影及剪接上的创机关报也不可忽视,费里尼对于运动镜头的把握炉火纯青,在疗养院段落开场的那个镜头中,摄影机如行云流水般地穿行摇移于空间之中,将疗养院复杂的人物交待得有条不紊。基多在服务台和罗马的妻子通完电话后的镜头处理方式,20年代好莱坞才学会。而本片的如同时空穿梭的剪接也被命名为“意识流”风格。 费里尼在《八部半》之后,显然觉得剖析自己还不够,于是另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电影出现了,《朱丽叶与魔鬼》是他的第一部彩色电影,仍由费里尼的妻子玛茜娜主演,一个阔太太对她的富翁丈夫疑神疑鬼,为了达到目地她向私家侦探求助,最终陷入精神崩溃。这部电影被称作女性版的《八部半》,荒诞的幻境比起《八部半》有过之而不及,为了表现这种气氛,费里尼经常去造访灵媒和所谓通灵人士。费里尼在片中继续了他对女性肆无忌惮的幻想,片中对外遇的解释更是让人瞠目结舌,所谓偷情只是把自己的性器官借给别人用一下而。在此片之后,他和妻子多年没有合作,直到1986年的《金格和弗雷德》。 相对于《八部半》和《朱丽叶与魔鬼》的成功,1968年的《死亡精灵》和《爱情神话》就显得失败了。1970年代初,费里尼先后推出了《小丑》、《罗马》、《阿玛珂德》等几部作品。费里尼天才般的想像力在《爱情神话》、《卡萨诺瓦》、《女人城》中表现得最为夸张,不动声色地讽喻现实的沉沦。八十年代后,费里尼无论如何努力,他的才华已不在巅峰状态,而他似乎也开始对那种极尽绚烂的叙述方式减淡了兴趣,1983年的《扬帆》就是费里尼这种状态的准确产物。在费里尼1990年落幕之作《月吟》之前,费里尼还拍了两部长片《金格和弗莱德》及《访谈录》。